▲台南仕安社區總幹事黃雅聖陪小朋友閱讀故事書。(圖/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提供,下同)
有一次仕安社區打算在中秋節辦烤肉活動,志工把小朋友組織起來要分配組別,有對兄弟舉手和我們說他不會烤肉,大人們聽到都想說「孩子在開玩笑吧?」沒想到深入了解才知道平常跟著祖父母同住的兩兄弟真的沒有烤過肉。這件事情深深觸動在場所有人,「兒少照顧這條路,我們非堅持下去不可。」
政府照顧不到的孩子 幾個大男孩說:「我們來!」
跟許多鄉村一樣,因為父母到城裡工作,小孩大多都是隔代教養,有的還混和了單親或是新住民身分,就拿教育這件事來說,資源好的可以送到市中心的補習班,「資源不足的,很怕他們就這麼下去了」,擔任社區總幹事的黃雅聖話說的委婉,但這也是他決定接下臺灣夢這案子的初衷,他將計畫內人事費省下,將所有的資源都挹注在孩子身上,「我們這裡不是安親班,也不是補習班,只希望他們有一個課後陪伴,然後也能透過一些課程成長。」
相較於其他的臺灣夢基地,仕安社區可說是志工服務群平均年齡最低的社區,家中開設紙箱工廠的王碧輝,也不過才要滿30歲,問他怎麼會想投入兒少陪伴?他說:「算是替自己的家鄉盡一份力吧。雖然過去一直生活在這裡,但我對社區的熟悉度卻不高,有這樣一個機會可以幫助自己的家鄉,其實很開心。」
參與社區事務,除了是自我認同外,也是希望的寄託,黃雅聖說:「我想做的,不是讓他們把離開故鄉的時間延後到高中畢業,而是透過這些陪伴的過程,我希望他們能平安長大,未來也願意留在這裡。」資工系畢業的他,原本已經準備在都市就職,但因為家中需要幫忙而回到家鄉,看著故鄉的種種問題,他的心裡動了改變故鄉的念頭,這一年他才24歲,說這話時,他也不過26歲而已。
引入大學生一起彩繪社區 仕安現在變得好美好美
不過「沒有軒睿的發起,就沒有現在你們看到的景象。」雅聖口中的軒睿,是仕安社區課後陪伴的發起人。當時還就讀南藝大研究所的軒睿,跟著事務所來到這裡進行社區再造時,看見小朋友們下課後到處亂跑,興起了在這裡做課後陪伴的想法。
只是,帶著善意來此的他們,一開始卻受到不小的挫折,「畢竟對於社區裡的人來說,他們都是外地來的人。」仕安社區青輔社的社長伍俊達告訴我們。由於農村地區對於外來的人多半都會有防衛的心態,因此這群南藝大的學生在初期遇到了不小的挫折,「後來是我幫他們跟社區的居民溝通,才讓大家慢慢接受他們。」居住在社區的俊達哥,因為與孩子們關係都還不錯,靠著他與孩子及家長們溝通後,大家開始相信這些「陌生人」,現在進入仕安社區前,居民都會指著入口的仕安橋和來訪的觀光客說道:這是我們的孩子弄的!
▲橋上的馬賽克拼貼,是南藝大的學生們帶著社區裡的大人小孩一起完成的,這個以社區孩子身影為主體的馬賽克拼貼,是仕安社區的標誌。
讓孩子找到興趣 他們才會擁有自信
黃雅聖說,有一次在國小代課,課間時間看到兄弟倆自己在玩扯鈴,因為學校並沒有教扯鈴,被引發好奇的他向前詢問,才知道是兩兄弟自己上網自學,沒多久,校內不少學生開始跟著玩起扯鈴,但當時學校的扯鈴老舊又危險,後來就用臺灣夢這個機會,買了新的扯鈴,甚至聘請專業教練進來帶領學生練習,「今年我們的孩子,已經可以出去比賽了,還拿了不錯的成績呢!」
「我不想逼著他們去學什麼,這裡不是才藝班,我只希望他們可以做些他們喜歡的事情。」現在一到星期六,不用老師催,小朋友就會自己到社區活動中心前集合,「有興趣,他們才會把專注力拿出來,如果該上什麼課程都是由我們大人來認定,那可能會花不少心力在管秩序吧。」
▲老師都說休息了,還不願放下手中的扯鈴,新東國小的校長林秋美在一旁打趣的說,如果一天不讓小朋友碰扯鈴,他們的手可是會抖的呢!
用心陪伴 每一個笑容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除了扯鈴之外,烹飪課程也是仕安社區的重點,畢竟基地不是每天都開,透過烹飪課教導孩子自己準備簡單的餐食,讓他們能在大人不在家時也能自己填飽肚子,同時也透過烹飪的課程教導孩子們吃的健康與安全;而鄉土課程也是志工們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項,畢竟不先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家鄉,又怎麼能讓他們愛上自己的家鄉?
趁著孩子們休息,吃點心喝牛奶的空檔,我們上前詢問起他們對基地的感覺,「同學都在這邊啊,而且雅聖哥哥會陪我們。」、「以前都自己在家看電視啊,來這邊才有人一起玩,所以我很喜歡來。」喝著牛奶,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回答著。
「每一張笑臉的背後,都藏著一個故事。」談起這段時間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雅聖說起一次家訪時家長的反應,「奶奶說自己身體不好,也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可是家裡還有兩個孫子要照顧,看不到他們長大怎麼辦?接著阿嬤握著我的手,含淚對我說:『謝謝你們帶他們到仕安社區,關心他們。』」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感謝,但卻讓人深切的感覺到基地對於這些家庭的幫助。
築夢基地的志工們看到孩子們有如此大的轉變,讓大家更有信心的說:「或許我們不能改變這些孩子的家庭,但是改變孩子的人生,我們倒還有能力!!」
▲雅聖堅持每隔幾天就請廠商直送牛奶,只為了給孩子們更好的照顧。
▲找來師傅教小朋友們蛋糕的製作,看看小朋友認真的臉龐,也不知道到底是真的在學習步驟,還是全心等著把蛋糕吃掉。
▲小朋友告訴軒睿他們想學攝影,軒睿想了想,與其讓小朋友拿著相機拍照,還不如了解相機的原理,他找來一群大學生,製作針孔相機,並請小朋友拍下社區他們認為最美的風景。
延伸閱讀:
【臺灣夢基地】把青年找回來!黃瑪莉讓孩子把夢想畫在牆上:記得雲林是家鄉
【臺灣夢基地】百貨公司旁的沒落小巷 里長伯改裝家裡迎學童讀書識字
【臺灣夢基地】三芝小夫妻破除迷思:孩子不是放著,就會自己長大
【臺灣夢基地】點亮農村的光亮 孩子說:長大後想賺大錢,讓更多人幸福
留言列表